9月4日拍攝 2014桃園地景藝術節今天在桃園機場附近的「桃園海軍基地」正式開放參觀。
場地寬闊、接駁車便捷、停車也算容易(可直接開至基地內)。但要注意紅火蟻,以及可能竄出的長蟲。
展至9月14日。
霍夫曼作品 月兔
洪易作品之一
張洹作品 六道輪迴
李真作品 飛行樂土
-----------------------------------------------------------
神秘的「桃園海軍基地」,首先須釐清,不是字面上一處海軍基地,而是隸屬前空軍「黑貓中隊」使用。Goo不太到,害我們多耗了許多油,不過,它將是幾年後航空科學館的新落腳,也是9月4日開鑼「2014桃園地景廣場藝術節」的舉辦地。像去年一樣,L和我,趕在慢吞吞的桃園縣政府現地布置之前,一窺桃園海軍基地的裡外。
桃園海軍基地曾為空軍黑蝙蝠中隊所駐紮,U2偵察機的「母港」,當U2機起飛,翱翔祖國山河,許多人心懸飛行員與飛機,想必每次落地回家,人機平安,長官、同袍、親人的心,才會真正Landing。
憑著一點資料,我們從大園交流道,下2號高速公路,不久看到「第三航廈咖啡館」,好奇心驅使下,停車吃鬆餅、喝咖啡。可惜連老闆都不甚清楚桃園海軍基地的座落,我們往大竹交流道的方向驅車,等到感覺要過頭時,左轉到較寬闊的路(所謂寬闊,也只是二線道),行政區域是大海村,有個公園,L甚覺詭異,少少的人,動作殊甚,對我們投以奇特的眼光。公園旁,一處埤塘,埤塘邊,即為桃園海軍基地的東側,以圓柱形碉堡為記(首張圖)。
桃園機場,第二跑道正大興土木整建
循原路回到大竹北路,右轉經埔心街直走,會看到萊爾富,向右轉再直走不久,右邊就是海軍基地的一處門,左邊是海軍宿舍,還以為可以進入基地,但保全把守嚴格,只看到魚雷造型的柵欄。
海軍基地戒備森嚴的門口之一,創意的魚雷造型柵欄
從中壢也有桃園客運公車路線,基地醫院下一站為橋頭站,再下一站就是大牛稠站
續往北走,柳暗花明又一村,大牛稠到了,左邊的路,豁然開朗,原來是觀賞飛機起降最佳視野,也可目睹飛機如同汽車般,緩緩駛向停機坪。
看飛機哪裡看,來一次地景藝術節就會知道,在大牛稠。
大牛稠,屬於大海村,名不如實,不是面向大海。
早期此地為設置牛舍的地方,日據時期,有150公頃土地被徵為軍用機場,
因在此地居住許多空軍軍眷,民國50年代在此設建國新村。
可能是軍事基地的緣故,Google地圖霧煞煞(台語),如參觀2014桃園地景廣場藝術節,最好坐接駁車,鄉道實在太窄了。萬不得已開車,務必按照指標,放棄自己的聰明。若用導航,則以大園鄉「大牛稠」為關鍵字,準是沒錯。
L要我提醒格友,基地內有蛇及紅火蟻,草地不宜亂坐。
根據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規劃,活動期間於臺鐵桃園站、中壢站與高鐵桃園站接駁民眾往返,以減少使用私人交通工具,(自行開車或騎車,可能需要從指定入口才能出入,並至指定停車場停車。)
規劃路線如下:
藍線:「臺鐵中壢站--高鐵桃園站--海軍基地」
紅線:「臺鐵桃園站--海軍基地」
綠線:「海軍基地會場至停車場」
平日:9月4、5、9、10、11、12日 08:00~17:30
假日:9月6日 07:30~20:30
9月7日 06:30~20:30
9月8、13日 07:30~21:30
9月14日 07:30~18:30
關鍵字介紹:
「2014桃園地景廣場藝術節」活動時間:
103年9月4日至9月14日止。
以陽光、冒險、探索、體驗為概念主軸,並融合基地特殊地形地貌,
如跑道、機堡等,設計表演藝術、裝置藝術等活動,提供民眾航空文化之旅。
今年,特別再次邀請黃色小鴨原創,國際大師霍夫曼,
設計25公尺長玉兔造型地景,斜躺在機堡上,彷如看著月亮,為中秋節應景。
(說明:桃園海軍基地平常不對外開放)
桃園航空科學館遷館:
為了配合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新建工程,已有30年歷史的航科館原訂103年3月封館拆遷,因航廈工程延宕,
延滯至今。室內館雖已停止營業,室外展示機至今仍未搬遷,預計九月搬遷完成。
室內室外共18架實體飛機,將遷往海軍基地存放。
規劃中,將以以前黑貓中隊U-2棚廠為中心興建新館,預計3到5年才能興建完成。
航科館室外展示飛機,最後身影。
「黑貓中隊」:
「黑貓」就是秘密偵察部隊的意思,前空軍35中隊的別稱,使用的隊徽為「黑貓」。
在與中共進行冷戰期間,配合美國中央情報局,執行深入中共領空的高空夜間電子偵測任務。
他們的隊徽,有其意涵:
黑貓造型代表U-2機身正面
耳朵代表敏銳的感應器
金色貓眼則象徵著銳利的高空攝影機,
貓鬚代表偵測天線
長脖子下端代表下視鏡
紅色襯底象徵被赤化的鐵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