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門水庫遊客中心走環湖公路,旋即到達一家環著梅花與櫻花的歇業餐廳,L被滿地落英(我想也可叫落櫻吧)吸引,L取景時,走出一位長者,很親切與我攀談,我們有一搭沒一搭閒聊,他指著戶外的「國梅」與室內的「國梅」盆栽,說:「都已經養了40年。」
他是王先生,參與過松山、桃園、台南等機場的興建,很多年前租了國有地,在湖邊蓋起房子,經營過類似「土雞城」的餐廳,三年前停業。他似乎平常少與人交談,看到我,談興大開,我因此知道轉彎的小道旁有吉野櫻,二週後才會開花;用鐵皮圍起來的小花園內,有數噸大的造型巨石,用吊車才搬得進去;他與妻子同住,小孩很少回來看他。
我喚來L到室內參觀,兩人也熱切交談,L在車上告訴我,本來熱衷園藝的他,後來也「倦勤」,改種不用澆水、栽培、可不去理它的「空氣花」,L說,這算不算是退休的倦勤?悠閒或孤獨?
有時偷得浮生偕L外出拍照,我們都習於捕捉孤獨的身影,從緩緩移動的身影中,看到幾年或10幾年後的自己。
石門水庫也是寂寞孤獨的。在假日或洩洪,方有較多人造訪。盛極一時的餐廳與咖啡店,現在只剩少數幾家。歇業的建築,不再利用,仿如退休的專業人士,也只能依靠自己的記憶與言談,回顧輝煌的過往。
與湖光山色為鄰,幾天,很幸福;幾年,很孤獨。
單車壯遊興起後,環湖公路的騎士,至少在假日算是熱鬧,如果餐廳或咖啡店能夠提供簡易熱食及飲料,想必生意不會太差。那麼就像退休後,轉個念,重拾以往的興趣,或培養新的技藝,生活的豐富多采,或有可能恰如今天水庫的周遭,有待放的櫻花花苞、粲然綻開飄然掉落的紅櫻花、向花期Say Good Bye的傲霜梅,以及急於向春天打招呼、新芽粉嫩的爬藤植物。
王先生說,他曾認真研究過櫻花,已知的品種有200多種。我私下想,土木工程專業與櫻梅栽培,落差何其大,但他巧妙用園藝造景連結了土木與花草,因而有退休後的一段閒適、寄託與惦念。
謝謝他不設防的歡迎陌生人,讓我們感受「寒夜客來茶當酒」,或者「五花馬、千斤裘,呼兒將出換美酒」的遠古意境與熱情暖暖。特別是在陰雨連綿、人都快發霉的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