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808_陪讀圖六IMG_9782.JPG    

堅強的大甲賣菜阿嬤(圖片提供:救助協會)

 

   美國紐約曾針對育幼院的小孤兒做過一項研究,每週六及週日,由大學生志工,緊抱著玩耍,大一點的,志工與其交談、擁抱,持續了好幾年,等院童漸長,

研究人員透過科學方法,赫然發現他(她們)的心理健康程度,與一般在家庭中長大的孩童,幾無太大差異。

 

  研究人員還發現,平常不太有志工擁抱、陪伴的育幼院院童,在青、少年階段的人格發展,與在家庭關愛中成長的青、少年,明顯不同。

 

  後來很多美國大學生利用假日,到育幼院擁抱院童,尤其是嬰幼兒。

 

  陪伴,尤其是緊密的陪伴,讓某些不幸的小朋友,重拾對人間的信心、深刻體會人與人之間的愛。長大後,更懂得如何去愛別人,以愛潤澤其他不幸的人。

 

課後陪讀 擺脫貧困宿命 

  中華基督教救助協會從2004年開始推動「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計畫」,針對單親、隔代教養、外籍配偶、身心障礙等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費課業輔導、品格教育、家庭關懷,甚至晚餐。

 

救助協會說,2009年起更增加才藝與提昇閱讀力的課程。希望幫助這些孩子發現自己的專長,建立自信,進而擺脫弱勢家庭的宿命。

 

「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計畫」八年來已幫助10,500人次的孩子。據救助協會「99學年度弱勢兒童陪讀班期中成果報告」顯示,只要提供孩子下課後一個可以寫功課、有人陪伴的空間,原本課業很差的孩子,經過一學期後,也會大有進步。通常經過一年的陪讀,83%的孩子都可以完成八成以上的課業。

 

特別帶著陪讀班孩子北上表演才藝、以喚起社會重視弱勢家庭孩童教育問題的嘉義民雄陪讀班鍾如玉師母說:「我們陪讀班中有一個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由於媽媽必須外出工作養家,無法督促,所以孩子下課回來就只看電視,功課都不做。初來陪讀班時,聯絡簿寫滿缺交功課的紅字。但是來陪讀班還不到一年,現在不但自動寫完功課,而且還名列前茅!」

 

大甲雖不算偏鄉,也有賺人熱淚的故事。何阿嬤(化名)在傳統市場賣菜,大甲靈糧堂陪讀班主任陳淑惠,常向阿嬤提起,教會有免費的課後輔導,歡迎阿嬤讓孫子女參加,而阿嬤總是不好意思,希望把難得的機會讓給別人。

 

陪讀效果彰顯 

  不料,阿嬤的兒子2008年罹患口腔癌,不僅家中經濟支柱頹然倒下,龐大醫藥費也讓何阿嬤家一貧如洗,兒子兩年多後辭世,家中連喪葬費都付不起,救助協會除撥款3萬元急難救助金,阿嬤也主動開口,孫兒女因而進入陪讀班。孫子從起初排斥唸書,還會拍桌抗議,經過陳淑惠的耐心開導、循循善誘甚至有點嚴厲,阿嬤的孫子,終於態度好轉。而孫女也得到學業進步獎。

 

這類例子,俯拾皆是。

 

南投縣名間鄉是道教重鎮,民間靈糧堂卻有三位老師、27個學生,課程包羅琴、棋、書、畫及陶藝等,是弱勢家庭兒童的快樂天堂。老師之一陳淑禎,甚至曾從客運車站,及時把曠課準備離家出走、到彰化找媽媽的兩姊弟與堂弟,帶回陪讀班。

 

陪讀班老師、志工,既是老師,也是慈母或慈父或朋友。弱勢孩童越來越依賴亦師亦母或亦父亦友的這些人間天使。孩童的家長,則常常出其不意的送給陪讀班老師一些世俗價格不貴、感激之情卻厚重無比的「禮物」,像是菜、各式農產品等。

 

陪讀老師  熱忱感人 

  陪讀班的老師有幼教老師、受過高等教育的師母、大專生志工等。作家吳淡如是「2011午安.幸福陪讀計畫」的代言人。女兒「小熊」才兩歲、因早產而撫育過程艱辛,以及身兼作家、主持人、餐廳老闆的她,也在6月28日也撥冗前往惠林陪讀班,擔任一日志工。

 

救助協會透露,吳淡如為小朋友說故事、贈送禮物,甚至因此延後了回攝影棚錄影的時間。吳淡如觀察陪讀班的孩子。不但活潑可愛,而且出乎意外地,注意力十分集中,勇於發表意見。「我想是因為一直有老師陪伴、關心,所以純真自然,不怕出錯,可見他們身心發展都很健康。」

 

以產銷多媒體視訊、網路電視與消費性電子產品著稱的圓剛科技公司,一向熱心公益不落人後,公司很鼓勵員工下班後擔任陪讀班老師,這些工程師白天工作已夠忙,卻沒有減損他(她)們小朋友的熱心。

 

陪讀過程對每位志工來說,都是一種挑戰與學習。圓剛公司的林士凱,陪一個小男生一星期後,小男生才「理」他。林士凱至今已擔任三學期志工,已很瞭解如何以平常心引導、「陪」著讀書、教小朋友讀書。

 

點擊  給弱勢孩童奮鬥勇氣 

到今年六月底,圓剛公司鼓勵與支持陪讀計畫已11個學期,並實際持續贊助經費。

 

空英從6月至12月,凡訂一年「大家說英語」等系列雜誌,空英就捐100元給陪讀計畫。今年已82歲的彭蒙惠老師,並懇切呼籲百萬「空英」學員,一起資助陪讀班的孩子。「因為,生命就是要給出去,像蠟燭一樣盡情燃燒自己,照耀他人。」

1000808_陪讀圖三_IMG_7944.JPG  

彭蒙惠老師與陪讀班孩子嬉戲(圖片提供:救助協會)

 

知名投信公司德盛安聯,贊助陪讀計畫也已四年,今年德盛安聯更擴大支持,與救助協會合辦「點擊成10」活動,為拋磚引玉,網友只要上網(www.1919.org.tw/2011/seed/ccra/),點擊「午安.幸福」公益短片,德盛安聯即捐出10元給陪讀班。

 

台灣大哥大是另一個長期資助陪讀班的愛心企業,除了透過「5180手機即時捐」募集平台協助弱勢兒童外,為幫助偏遠陪讀班消弭數位落差,三年來更在陪讀班建構六處數位教室。公共事務處處長阮淑祥表示:「台灣大哥大是基督教救助協會最好的愛心3C夥伴,不論是5180手機即時捐的便利性(Convenient)、透過數位教室提升數位競爭力(Competitiveness),以及陪讀班的伴讀(Companion),我們會透過核心資源與核心能力,繼續幫助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

 

救助協會秘書長夏忠堅表示,一般民眾每月只要捐款1,200元,即可為一個弱勢家庭的孩子,打開一扇希望之窗,迎向燦爛的未來。

 

含淚播種  歡呼收割

  聖經說:「那含淚播種的,必歡呼收割。」透過救助協會、贊助企業、遍佈各地志工的努力,陪讀計畫已展現豐碩成果。根據救助協會的統計分析(99年度;1,660個兒童樣本),發現高達62%的孩子不是由父母同時照顧;高達49%的家庭解組;具現陪讀班孩子的艱難處境。

 

陪讀班不僅陪、伴、教弱勢孩子學習,也很注重「家庭關懷」。99學年度109個陪讀班,共執行至少182個場次的親師活動,以輕鬆休閒方式,讓平常忙於工作的家長,能有機會抽出時間,多與孩子互動。

 

而陪讀班兒童的成長情形,在作業完成方面,83%的學童,作業完成率達80%至100%。生命成長方面,無論團體參與、同儕互動、衛生習慣、表達能力、生活常規等,都有傑出表現。如果持續給予關心、陪伴、引導、灌注無限的愛在孩子身上,孩子的未來將無可限量。

 

救助協會說,經濟弱勢家庭,存有多重特殊問題,例如賭博、酗酒、家教不當等。且因家長家長欠缺良好身教、言教,對孩子的品德,常帶來負面影響。然而,參加陪讀班的兒童,由於每週一次的品格/生命教育,也培養了禮貌、熱心助人、尊重他人、坦誠、自制、勤奮、有耐性及勇於面對困難等優異的人格特質。

 

結語與筆者自省

 

一粒種子掉在地上,如不加以澆灌、照顧,將只會是一粒枯乾的種子。相反的,善加護持,或將長成枝繁葉茂的大樹。

 

筆者有機會在台北與民雄陪讀班小朋友相處一小時,職業性的敏感,讓我覺知這些小朋友,與一般家庭小朋友並無不同。即使在勸募記者會進行中,小朋友仍然交頭接耳、自然談笑、相互戲耍、笑鬧一團,等老師示意,才安靜下來。

 

在偏鄉,因為經費不足,有些弱勢家庭孩童,仍無法參加陪讀班。

 

這些上帝的孩子、台灣的寶貝,或許我們該多付出愛心幫忙他(她)們!

arrow
arrow

    傅鴻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