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或許需要,多走幾步或努力攀爬。
男生獨有的經驗,廁所裡如有一長牌的小便斗,通常入口的前面幾個是最髒的,地上污漬滿地,連台北市的示範公廁,亦然。如果多走幾步,會發現離入口越遠,小便斗常會比較乾淨。
去爬山、去健行、去騎腳踏車,有的人再遠也不喊累,上廁所,卻不想多走幾步。今天我的想法很荒誕。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詞家都說意境美,我想後面更深的涵義,也許是詩人想鼓勵世人:多走幾步。
天無絕人之路,路不絕,人不走,終究還是會被自己而不是命運打敗。
因為突發的自律神經失調,暈眩嚴重,有段時間我常去爬台北市信義區附近的象山,象山不高,來回一小時,蠻陡的,基本上分為三段。爬過第一段的平台,已有點累;再往上爬,短而陡峭的石階,以及幾顆巨大無比的石頭,壓在心上,很沈重;有些人至此折返。等爬上去了,面對山下的鬱鬱蔥蔥、雄偉的101大樓,疲累感頓消。再爬到頂峰,坐在涼亭下望,台北又有另一番風情。
不想爬山時,晚上到附近國中的操場慢跑,一圈不到400公尺,必須跑40圈以上,運動量才夠。給自己的要求是21圈,約跑到第7圈,都很想放棄,為了治病,不得不強打精神,儘管是冬天,也會汗流滿身,氣喘吁吁。約莫跑到14圈時,越跑越順,我知道越過了「撞牆期」。一樣的運動,每個人的撞牆期不同,碰到撞牆期,多跑一步,脫離的時間就越快。
後來自律神經失調不藥而癒了。經過幾年,疏於運動,終於大腹便便、百病叢生。如果當時持續運動,身體狀況也許今昔就相同了。
常看到在一起十年的情侶宣告分手的新聞,如果能攜手多走幾步,愛情結論或許就會殊異。年紀漸老,感覺人生時時面對一條陌生的道路,路的盡頭,可能峰迴路轉;或者路的盡頭,是死巷。有路,就有不同的風光;面對死巷,可以迴轉,那裡,並沒有禁止迴轉標誌。
事業或職場,或許也需要多走幾步。我的一些跌跤,多半是血氣的壞因子在身上蠢動,而我屈從所致。在衝動想遞辭呈的剎那,多走幾步,到辦公室外,深深吸一口氣,前途或許能因而改變。
有的夫妻,常把「離婚」掛在嘴邊,真的後來就離婚了。一個非正式統計,離婚後,如釋重負、快樂的感覺,是短暫的。更長期的孤苦、寂寞、悔恨等,卻是長期的精神重症。當然,家暴不適用這類統計。
昨天用「愛瘋」拍下菜瓜藤努力攀爬的模樣,尊敬它多走幾步的毅力,而在不遠處的廁所,看到男生少走幾步造成的髒跡,兩相對照,惶惑不已,決定今天忘記一週疲憊,寫一篇難登大雅的「廁所文章」。很平凡,有那麼一點點意思。大家不要罵我「廁所也能寫一篇PO文」,我就很感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