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面臨科技產品市場盛極而衰的時代。
F今天要扮演烏鴉,說些不好聽的,等十年後來驗證。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說:「摩爾定律在6至8年就會達到極限。」摩爾定律簡單解釋,是指IC的性能,18至24個月會增加一倍。他認為,因應這種趨勢,半導體業必須橫向研發。
「橫向研發」也有盲點。3C產品的縱向發展(新一代不斷推出),終將到達一定程度而停頓,橫向的發展,如iPhone或iPad的App(應用程式),雖不斷推陳出新,然而人類的時間畢竟有限,為生活奔波的人,每天必用的App實在不多。如果您是上班族,用智慧型手機,請問您用得到的功能有多少種?
在3C業,廠商擅於發表新產品帶動公司業績的成長,恐怕這種成長策略,近幾年內已不再可行。人是會反省的,當3C的功能繁雜到無以復加,價格又貴到不合理,3C使用者終會選擇「最適合自己、功能不多不少」的產品。例如,老年人使用的大字鍵與自動撥號求救手機;年輕人則會依興趣不同,選擇某種最「中意」的手機,像是音樂播放品質最佳或照相品質最佳的手機。
手機與平板電腦的界線變得越來越模糊,有一天蘋果電腦如果推出iPhoPad,大家也不用太驚訝。
最近宏碁面臨前所未有的大挑戰,新團隊想在平板電腦市場急起直追。F大膽預測,宏碁的腳步已經太慢,要在平板電腦搶一席之地,可能是宏碁的轉機,或更大的危機。請觀察一下,蘋果的iPhone、iPad,一代接一代,迅捷靈敏;更可怕的是,功能愈來愈來愈炫,價格卻直直落的破壞性,洶湧而來。這樣的兩極發展,得利的是消費者,苦哈哈的是台灣自創品牌的廠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行車記錄器很夯,價格2000~3000元的特別暢銷,功能日益繁多,環景120度已不算稀奇,以後還會往更高解析度,或衛星導航設備整合行車記錄器、數位電視的方向研發。這些產品,市售的大部分是Made in Taiwan。
國內大廠不會注意這塊市場,給了創意十足的中小型廠商一個大好機會。接著要思考,當汽車廠把行車記錄器設計為當然配備,行車記錄器還有哪些機會?
台灣的電子技術很強,天災不斷,其實最適合各類感測器、微機電、遙控技術的發展,很可惜,政府與廠商似乎都注意主流產品,忽略了現在的非主流小產品,將來也會成為主流產品。
每一種3C或電子產品,都會從繁華到寥落。五年前F與威盛(王雪紅投資的公司)研發最高階主管,長談三小時,那時,他談的是現在宏達電運用的技術。
最近王雪宏大舉進入內容(content)市場,入股電視台、影片發行公司。我猜,王雪紅看的是5至10年後的硬體飛天受阻、軟實力的冲霄而起。我也許猜對,或者猜錯,都算是一種科技關懷吧!
後記:電腦追求處理速度越來越快,生活專家建議「慢活」,當速度快與慢生活形成死亡交叉,科技崩壞的時代就來了。在慢生活的時代,想想手機,我們常使用的功能會有多少?一秒開一個螢幕畫面,與三秒會有何不同。
台灣很多人現在週休不開手機,讓大陸人深為驚異。對相信「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的研發者來說,又會有何種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