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10034.JPG  

雖然我的眼睛長在額頭上,但我不是「菁英」,哈哈!

 

  網民把自我感覺優越的人,稱為「天龍族」。其實,更可怕的是決策圈自以為是的「菁英」。這次大法官提名事件,鬧得風風雨雨,馬總統誠實點出「菁英決策」的失誤。

 

  在F生涯裡,看過很多分佈在政治、科技研究、學術圈甚至產業界的「菁英」,拿出來的名片,哈佛、耶魯、康乃爾、史丹福、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南加大、紐約大學的頭銜,讓人景仰得不得了,可是,他們的眼睛長在額頭上,看不到一般人仰慕的眼神。

 

  馬總統上任時,非博士不用,最好是洋博士,這次大法官提名重創總統形象,他才發現「菁英」的不食人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

 

  以前馬英九也是「菁英」一族,我揣度,他從競選總統前的Long Stay開始,才稍微讓他從菁英踏出「庶民」的第一步。至今他還在學如何當一個庶民,離真正的平民領袖,還早得很。

 

  現在的部會首長,年輕時多半負笈國外求學,以那時候的經濟環境,能到國外名校就讀,而且能順利畢業的,非富即貴,或者像馬英九那樣,靠著周美青打三份工,支助夫婿唸書。

 

  取得博士學位後,一些人留在國外,一些人回國「貢獻所學」,後者立刻成為歸國學人,任職重要職務,他們連基本的社會與官場歷練都沒有,就被捧在手心上,職務一年一年升遷,財富也一天一天增加,心裡的優越感與傲氣,越來越高漲。如果您注意到現在的重要部會首長,眼神都往上看,連正眼都不會瞧一下民眾,這就是「菁英」。

 

  在科技研究機構的菁英,就更嗆了。他們領的薪水比部會首長高得多,有些院長級,月薪達40餘萬,是大學畢業生起薪的16倍;所長級的也有8至10倍,也比部會首長高。

 

  如果他們的貢獻確實突出,也就罷了,偏偏被羅淑蕾委員,抓出來很多「肥貓」,還是不抓老鼠或抓不到老鼠那種。您知道嗎,光經濟部所屬的財團法人研究機構,就有幾十個,正、副首長有車、有司機,但一年只有在審預算時,必須到立法院被意思意思K一下,大家演一演戲,薪水照領,照樣高高在上,呼來喚去。

 

  國家編給財團法人研究機構的科技研發預算,高達幾百億,而研究機構的績效,有些很不錯,對工業界助益厥偉,例如,今天台灣的半導體工業,幾乎睥睨全球,必須歸功工研院當時的電子所。工研院有段時間,很注重專利,專利可以移轉給業界,提升業界研究發展能量,也可保護國內廠商被國際大廠的「專利」欺負,就像您有一枝槍機關、我也有一把衝鋒槍,最好誰都不要動武(打官司)。

 

而台灣的資通訊國力,在全球排名居領先地位,資策會的努力,頗值一提。許多國人並不曉得台灣藉著縮短國際數位落差,令不少非邦交國對我國很尊重。

 

  可是大部分的研究機構就不敢領教了,在業界看來,都已經是成熟的技術,卻用漂亮的企畫書,把經濟部騙得團團轉。也不怕立委質疑單獨的研發項目,因為懂科技的立委也很少,誰都不願意自曝其短,讓人訕笑。

 

  每當我看到或想起有多少國中小學生交不出營養午餐費,就在心裡暗暗詛咒這些嘴角上揚、眼神上飄、不可一世的肥貓,以及他們所領導的機構。

 

  政黨輪替時,兩黨皆然,都把政黨大老派到國營事業或財團法人研究機構,擔任董事長或實際執行者。需要高度專業的職務被當成酬庸工具,既然是酬庸,您會相信每個人都會夙夜匪懈嗎?還是隨便混混、得過且過?況且其中不少人,都不是專業人士或專家。

 

  此類「菁英」分佈在各政黨,他們對國家的荼毒,極殘酷。以後舉一些實例,願大家瞭解「菁英」顧盼自得、不可一世背後的齷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傅鴻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