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夏末、初秋時節,天氣仍襖熱,早晚已轉涼。清晨6時許,天色漸白,薄薄的晨霜中,有淡淡的憂鬱。
天氣影響人,天候影響作物,在時序的遞嬗中,一些微妙的變化,悄悄、緩慢的進行。將舊衣重新著色的樹種,
以看不見的速度,鑼鼓粉墨,與秋涼配搭,不再鮮豔嗆人。
因為天涼,走路的步伐慢了,騎車緩了,任意讓秋風拂面,不與夏日艷陽相逢。
夏末、初秋,適合情緒移轉,從熱情激情,到祥和平靜。
夏末、初秋,宜於感情傳遞,中秋的團員、國慶的激昂、聖誕的感恩,到新年的期盼。
初秋之際,回首向來蕭瑟處,那些春天與夏天的結怨、人情,讓它無風無雨也無晴。
初秋之時,大珠小珠落玉盤,那些春耕、夏耘,該預備秋收。在中秋,那些陰晴圓缺、
悲歡離合,都化為一輪明月;缺憾與離散,重逢聚首。
在秋末,顧盼秋天一季的豐收,心存感激,迎向可能的酷寒與嚴厲。
誰說不是?天涼好個秋!
初秋,是薄霧,朦朧中,有人生的微微涼意。
中秋,是輕霧,依稀中,有人生的浮光與漸層。
晚秋,是厚霧,似乎在沉重中,邁向人生的冰雪。
秋天是霧的季節,既有霧,就不看得太清楚,任它朝來寒雨晚來風。
既有霧,就不想得太明白,任它霧裡看花,花非花、花亦花。
既有霧,就不穿得太厚重,任它薄「物」輕衫萬里行。
既有霧,就可以在思想上,隨意揮灑,不怕行家揭開面紗。
像今天的短文,不在乎是否準確、不關切是否達意、不害怕沒有邏輯。
天涼好個秋,誰說不是?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