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試著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聖經雅各書一章19節)。幾乎每次都功敗垂成。聽到牧師及老師,在我名字之後,加一個「兄」,心裡都兇了;可是我不敢發作。
一個老師更狠,問我為什麼不換掉23高齡的老車?(當然是沒錢),他隨即開玩笑說「那這輛車,將來可以當你的靈車。」一位牧師同學,原本答應我將來幫我主持追思禮拜,只收行情價新台幣6千元,我和他ㄌㄨˊ了半天,他終於願意免費主持,算是對同學的一番善意。那位牧師兼我的同學,連買書錢都要籌很久,可見開拓教會的牧師清貧;益處是,也許清貧比較能獲得 上帝的青睞。
每當同學直呼我的名字,無論粗嗓或細音,我都覺得像天籟,如果是在春天,就是春風吻上我的臉;假如在秋天,就是秋詩篇篇。
電視新聞常報導:「60歲左右的『老人』」,我就很敏感,雖然還差2歲。只好安慰自己:「金庸80幾歲還去英國讀博士班。」
上學期剛開始時,一位老師問我:「你是新來的老師嗎?」也常被不認識的學長姊問:「你為什麼來讀宗研所?」還有一位教美語的學姊問我:「你的purpose是什麼?」--我假裝聽不懂英文。
要很小心,避免倚老賣老,因此,儘量不進所辦;上課、下課,來去一陣風。而本性難移,我奉「學問、學問,要學就要問」為圭臬,常打斷老師的講課,舉手或……忘記舉手,發問。幸好,大部分老師頗有包容性,不以為意,只有極少數,以打低分數,默默抗議。
同學都蠻好的,聽到我幼稚的問題,與年齡不相襯,也只暗笑在心裡,沒有噗哧幾聲,算是很客氣。
L去美國,少了鬥嘴的人,頗不習慣。昨晚(5月23日)隨興看了電影台,演一個得了大腸癌末期的職場女強人,經歷癌末所有過程,最後坦然面對死亡,將高達50萬美元的保險理賠,幫親朋好友一一圓夢,還談了刻骨銘心的戀愛,並請求母親,幫她辦一個溫馨、快樂、充滿喜悅的追思舞會。
我告訴L,在息了世上勞苦之前,如果可能,我會幫自己寫一篇祈禱文,在火化場,由小孩來念,向 上帝祈求赦罪。如果你們在部落格上看到祈禱文,就很清楚了,還會看到肥肥胖胖、腦滿腸肥的傅鴻雪真面目。
於是,我決定向 上帝完全降服、向歲月投降,不論恩怨情仇、是敵是友,一筆勾銷。只是,我一時改不了與牧師電郵辯論、直接槓上老師、不小心打斷同學發問、向小孩嘮嘮叨叨的惡習。
不過,「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我倒是有把握可以快快的學習,因為時間有限哪!
(聖經詩篇第九十篇10節: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