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00398.JPG  P1000593.JPG  

剛好一個月,下圖的枯黃葉犧牲,成就日日櫻的慢活與初綻。

 

    有時清早一開門,

朱槿花影撲上眼簾,

陰霾的心情,驅逐出境。

 

花博剛閉幕,每個人家裡的花紅草綠,開幕。

 P1000721.JPG  

 

3月27日PO了一篇「我好殘忍!」,談到讓枯老黃葉安樂死,以成就某種花的成長。本來不知道名稱,後來格友midoli好心告知,叫做日日櫻,喜歡強烈日照,春、秋並應施肥。謝謝midoli的指導,我們照做,不知不覺中日日櫻已長成文首圖的樣子。

 

中華民國幸福家庭協會理事長彭懷真今天在聯合報A17版「民意論壇」,發表了一篇「珍惜大自然  處處有花博」的文章,相當溫馨與感人,他說:「我學社會科學,我太太學中文,但我們都非常愛花。家門外、家裡、桌上處處是花。在花博與台南後壁的蘭花展,我們照了幾千張照片,也把自己栽植的花都照下來,常常欣賞。在孩子長大後,花草樹木就像小狗小貓,都是我們的最愛。長新芽、結苞、開花、結果、花謝,都讓已經進入空巢期的我們深深感動,甚至作夢都常常夢到各式各樣燦爛奪目的花。」

 

在我知道日日櫻之後,每天注意它的生長,台語俗話說:「小孩子,一眠大一寸。」我家的日日櫻可能缺乏先天照顧,長得慢,對我來說,慢活有慢活的情趣,讓我對日日櫻日久生情,感覺它已是自己骨肉,一種跨動植物界的互相陪伴與交心。

 

彭懷真理事長是知名哲學教授,美學大師蔣勳約略提到,哲學是生死的大哉問,剛正不阿;文學則可以有想像空間。彭老師這次兼具哲思與想像,一如課堂上的教書:「剛過去的世界地球日提醒人們更珍惜大自然的一切,花博提醒台灣人多注意美麗與生命力。」

 P1000340.JPG  

 

同一版另一篇由文化大學設計學院院長郭瓊瑩所撰的「花園城市  如何耕值心中」,讚美花博,也提出「公部門似乎欠缺前瞻思惟與後續營運動力」、有學理基礎的小質疑。重點是文末三句話的驚雷:「我們市民在近六個月的『花園』城市洗禮後,是否也已將動手綠化家園,耕植在每個人心中了?」

 

讀者也許會問:「我住在公寓,哪有蒔時花弄草的空間?」其實,室內植物種類不少,像黃金葛,只要有水,根本不用特別照顧,它每天都會生氣蓬勃向您打招呼。幾年前有一次我到農委會洽公,只看到一個個隔間,被花叢樹海包圍,中間只露出人的頭。較小個兒的公務員,淹沒在的各種花草裡。我被那一幕震攝,瞬時心神出了竅。

 

走在大台北街頭,鋼筋叢林中,也有不少的驚喜。如燦爛盛開在圍牆上的九重葛,以一大片的撒野,抓住路人的駐足瀏覽;櫻花季節,也會一閃神,偷瞄到別人家圍牆內的美麗容顏。L說,不同的花容,總可以找到足以匹配的建築物甚或廢墟;不同的藤蔓植物,也與相異的牆或籬,意合情投。植物的生命,總有它的出處,儘管命運坎坷,墮在城市,終有一見鍾情的落腳。「城市的一些角落,像一個個大花器,靈慧的植物,會在大花器裡展現強韌的生命力與適應性,萬端丰姿,百般動容。」

 

P1010060.JPG  

P1000827.JPG  

 

台北市各局處中,我最喜歡公園路燈管理處,巡行台北街頭,常看到工人朋友為市容換花。換花,煥發,花一換,附近區域的風韻,就更加標緻了。

 

前陣子,舊中泰賓館前,路樹被換掉,引起新聞一陣騷動,據說,嫌老樹醜、配不上新飯店,商壓政,市儈介入自然,我恨。樹與人一般,沒有誰比誰高貴。

 

抱怨歸抱怨,卻盼著台北市與新北市競爭,在打造「花園城市」的鐵人三項比賽(因為這是艱難的工程)中,看誰先勝出?也埋藏「每個人動手綠化家園」的時空膠囊,以及流向淡水河、景美溪、新店溪、基隆河的「幸福就是拈花惹草」的瓶中書。有一天,也許我們會在花滿城、樹滿街、草滿地的幸福中,驗證時空膠囊與瓶中書的美麗傳奇。

 

文化底蘊藏在花草樹木。花草樹木在乎我們貼心養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傅鴻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