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4962   

早上七時許,聽到熟悉而特殊的鳥叫聲,剎時叫聲喚醒疲憊,黃鸝鳥回來了。

 

社區綠樹成蔭,中庭有很多種鳥類,叫聲各異,韻味不同,我雖耳鳴嚴重,卻能清楚收聽黃鸝的悅耳。

 

去年六月,社區來了一對嬌客,竟是據說全台不到200隻的黃鸝鳥。熟悉鳥類的住戶向報社通報後,此後一個月,蜂擁來的大砲,充斥社區前門中庭附近。最接近我家的大砲,就在門前,等待、等待、瞬拍、晃來跑去。

 

黃鸝鳥在約四樓高的樹上築巢,有一天賞鳥族告訴L:「母鳥開始出來覓食,表示雛鳥已經孵化成功了。」後來我才知道,黃鸝鳥很難繁殖,有一個蛋沒有孵化。

 

小黃鸝慢慢學著飛翔,一開始只能在短距離的樹枝間跳來跳去,黃鸝媽媽或爸爸,就在旁邊飛東飛西、躍上縱下,緊緊守護小黃鸝。

 

大黃鸝常飛到我家二樓或隔壁四樓或別棟,以玻璃窗為鏡,照鏡子。一說是,黃鸝在鏡子中,看到「同類」,怕同類傷害幼鳥,因而在玻璃窗前停留、左顧右盼;一說是,黃鸝喜歡自己美麗的倩影,常顧影自得(或自憐)。

 

有兩次晚間下大雨,傾盆而下,L擔心剛來到人間的幼黃鸝如何抵禦大雨的蹂躪,而忐忑整晚。沒想到,鳥類習慣自然的雨驟,小黃鸝第二天又蹦來跳去。

 

大概是大砲的影響,有幾天,公母大黃鸝同時匿蹤。幾天後,社區外的樹上,又看見黃鸝巢。築巢的材料,除了黃鸝習用的枯枝、枯草、枯竹外,L和我,還瞥見白色的塑膠繩絲。

 

再過一陣子,黃鸝不見了。賞鳥專家說,大黃鸝等小黃鸝會飛了,翅膀夠硬了,就會飛回原來的棲生地。

 

前些日子,曾雅妮在泰國比賽,電視轉播聲中,L告訴F,她聽到黃鸝的叫聲,大概黃鸝故鄉,在東南亞。

 

別急,去年黃鸝別去後,偶爾還會聽到黃鸝的繞樑聲,社區口耳相傳,在社區外的堤防邊、與社區等高的樹上,有黃鸝巢,可我怎樣也找不到。

 

年後,黃鸝十天、半個月都會回來社區,每次回來,我都在睡夢中,任由美麗的黃鸝,把我吱吱喳喳吵醒。有黃鸝叫聲的那一天,心情宛若今天的天晴。儘管黃鸝只是短暫停留,然後,展翅翩飛。L和我都能清楚分辨,回來的是大黃鸝或小黃鸝。有一首歌,叫「愛情曾經回來過」,黃鸝就是我們的愛情。

 

台東曾發現黃鸝蹤跡,縣政府還圍了20公尺的封鎖線,極盡保護能事。黃鸝若能大舉移民到山明水秀的台東,將是何等的美談。

 

然而黃鸝有老鷹與猛禽等天敵,據悉已慢慢往友善的城市遷移,L和F很希望在都市叢林之間,有幾處黃鸝可以棲息、繁殖、生養的天地,像淡水的某處、如我居住的社區。

 

小黃鸝最近常回來,東南亞也許是老爸老媽的故鄉,而有樹、有花、有小池塘,覓得到食物、不會有天敵驚擾的新北市,才是它的家。

 

黃鸝天生有對抗天敵、與風雨搏鬥的能力,我不擔心牠的天敵,我擔心人類,一隻黃鸝可賣30萬新台幣,雖觸法,恐怕…..。我不敢再想,只盼著大小黃鸝,定居,不再懷念遙遠的老家,千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傅鴻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