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00944.JPG  

  夏日上午,偶然機緣,看到賽鴿練習。等了一會,賽鴿出籠,振翅而飛。並非筆直飛翔,而是左右微幅變換方向,隱沒在小山林間、視力所不及處。賽鴿的主人夫婦,住在三重,遠赴基隆,目的是「訓練」賽鴿。       

  鴿子能從幾千哩外,返家。台灣也發現過,失蹤幾個月的鴿子,以及送給東南亞友人的鴿子,分別在幾個月及四年後,安返;同時,民間有更多鴿子「返航」的傳奇。馴化的鴿子如何找到回家的方向,精準返巢?根據科學研究,最普遍的說法是,鴿子的喙上有小晶胞(類似磁鐵功能)、腦裡有磁力圖,牠們靠地球磁場引路。 

  也有鴿子靠敏銳嗅覺,或晴天靠太陽、晚上靠星星辨識方位的說法。一派科學家認為,鴿子「識途」的方式很多元,只能說鴿子的某些本能,強過人類太多。 

  鴿子早在希臘與古羅馬時代,已被馴化。現在的鴿子,聰明到能夠辨識地上建築、地標、地形、道路,而輕易返家。老頑童心想,這是鴿子寶貴本能的進化或退化? 

  公園常見鴿子,肥肥胖胖的,有的甚至飛不太起來,大部分時間在啄取遊客餵養的食物。如果我當時有麵包,會很猶豫要不要讓牠們不勞而獲、逐漸失去本能。 

  聽鴿主夫婦說,最近一次賽鴿(不知比賽過沒?)地點,是在影片中立足處後方45度角的300公里外海,大海蒼茫、氣候變化不定,賽鴿必須真正倚仗天生的本能與練習,才能幫主人賺錢並得著名氣。

   老頑童在想,鴿子雖有本能,也要不斷練習。因此,這對夫婦把賽鴿帶到各處,不斷適應陌生的地方。近年來,許多作家教人「慢活」,最容易實踐的莫過於,上下、班走不同的道路或巷子,欣賞不同的景物。老頑童不太理解這跟慢活有何關係,但對於「觀察力」,肯定有幫助;一般人也習於「不改變」,以為改變會帶來風險,所以我們也不習慣「創新」,尤其在政界。 

  今天各報大幅報導彭于晏為「翻滾吧!阿信」強練身體,練成六塊肌,青少女、輕熟女、熟女都瘋狂崇拜。老頑童佩服的,是他練習的時間、用心與努力,從他身上,也推翻了男藝人白面書生、草莓族的刻板印象。因為他的奮鬥,老頑童會買票去看、並衷心希望這部電影賣座。相信上蒼總會讓認真付出汗水的人,得到公平的獎賞!

   社區裡有一位比我年輕的中年人,中風過。時而清晨、時而夕照之際,拄著單柱多爪拐仗,一步一步,艱難行走,一個人踽踽獨行,讓我好生欽佩。

   上週參觀外科加護病房,每位病患都無法自主呼吸,幾乎都靜靜躺著,在凝重得無以形容的空氣中,老頑童突然領悟,我必須學到老,繼續學許多人生的功課。最重要的,叫「練習」。

   鍛鍊自己的體魄、練習自己的心志,練習在五官還未失去功能時,像感應器(sensor)一樣,靈敏感知光、色、音、聲、味。

   有本能,更需要練習。前陣子看一部影片,演美國海岸巡防隊救生員的訓練故事。小至憋氣、大至下海救難、吊掛救人,都要接受嚴厲到常人無法忍受的訓練。

   當您下次看到賽鴿遨翔天際,嘆於牠們飛行優雅、振翅疾飛、朝「家」衝刺時,不妨也想起有芭蕾天分、在練習時摔傷腿部,而終生無法成為舞蹈家;或美食家因病失去嗅覺、味覺;或運動員因運動傷害,被迫退出競技。

   練習必然有風險。風險則是另外一種練習。

  練習,讓本能發揮到淋漓盡致;不練,會讓本能退化、漸凍。

 

(說明:台灣的正規賽鴿,已從賭博演化成競賽,賽制公平、過程嚴謹,商業周刊曾報導過賽鴿的企業化經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傅鴻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