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風景99.jpg

輕輕掩上門扉,沒有上鎖,把家裡固化的一成不變氣氛,帶離。這裡的「家」,是指身處的組織、真正的家或某時某地自己形成的框架。

哲學家祈克果經常短暫「離家出走」,在家門外、或近或遠的哥本哈根街道,默默觀察來來往往的行人,或步履蹣跚、速速急行,或形單影隻、多人結伴,從他們的眼神、談吐、穿著,以及偶爾可側聽到的交談,反思哲學的玄奧。

或者不用在人群喧嚷的大城市,只要「出走」的心夠強大,不願躲在自我架設的心靈牢籠裡;耳目也夠敏銳、靈動,不願浪費耳聰目明,就可以像一個有溫度的側錄器,可以蒐羅到最直接的畫面、聲音,以及迴盪在耳際、徘徊在腦海的許多思緒。比如,牽著狗,怡然自得,是人與毛小孩的「天倫」;在橋上聽著大雨後的溪水潺潺與黃昏的夜鷺孤單,想起人生的熱鬧與荒涼,竟可同存並列;一個虛弱的老阿公攙扶更孱弱的阿嬤,危危顫顫,或看到腳色互換,同樣步履艱辛,通常會預覽想到老年的自己,有沒有機會與老伴結伴而行、尚能飯否,以及髮蒼蒼、視茫茫、齒牙動搖的那一天,究竟是何種心情?

黑白45.jpg

人風景115.jpg

人群裡面的景致,若關了心靈之窗、不開思索之門,就習以為常了,慢慢對發生在眼前的事物,一概將之「正常化」。有一段時間,每天至少看到一件機車的小車禍,兩輛車車體稍稍缺損、兩個或三、四個人皮肉損傷,當開車或騎車路過,放慢一下速度,出了那個場景,就關閉了那個憐憫;不會想到他們幾天的暫停工作,會不會影響子女的嗷嗷待哺、父母的孝養承歡,以及不願也無法觸碰的路面、路標或路燈改善,「交通好壞」於我何有哉?

有一陣子流行閉關,把自己封入一個特定的時段與空間,想了又想,想了再想,或完全倒空、不惹塵埃,將苦澀人間的豪大雨驅逐在視線之外,預撤了、淹水了、橋坍了、路垮了,那是政府的事。

離「家」出走,其實是走入人群,腳程更累、風險更高、費用更大,但無情天地有情天,往往在人群擁擠排隊時,想到太平的日子,真好!在人群冷落車馬稀時,想到經濟的低迷,讓人好累!然後警覺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共同面對生既無歡、死亦何懼的定命;迎接明天起來就老一天的滄桑,當然也相偕慶祝端午的連假、中秋的烤肉、過年的團圓和無所事事。

閉關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以自己的思考與徹悟,力求心境的澄朗與調適;出走,是自己與人群的對話,把芸芸眾生的笑颦、哀樂、無奈,寫入自己的記憶與思索,期盼著心靈的篤實與飛躍。

如果非得投票,我寧願離了那個「家」、過了那個橋,走入蒼生莽莽。

 

 

 

 

 

 

arrow
arrow

    傅鴻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