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5_開車1.jpg

20170925開車2.jpg

 

30幾度高溫,秋老虎咆哮,老師領著教授參觀三峽祖師廟。

 

基於信仰,平常不進廟宇,也交代家人不拍宮廟。之前,我一直思想著,為何基督教的神學大師,想參觀宮廟。也許神學大師的人本關懷不在一國、一洲,而放眼四大洋、五大洲。教授曾經說過,如果他是拉丁美洲人,他也會寫解放神學的書、論述解放神學;教授也自認與南韓的民眾神學關係密切,似乎在他的心中,世界早就是一家:屬神的國與家。

 

學習基督教歷史的第一個學期,教會歷史老師就以自身發表論文為例,每有新的發現,經常跟隨著批判的言論,指責那位老師有異端之嫌,等到一段光陰過去,時間過濾出晶瑩的珍珠,指責老師的人,也很有風度,反過來向老師道歉。

 

正確的信仰,容不得異端,但要指摘別人是異端,卻要十分謹慎、多方查考。

 

來台第二天,教授的身體狀況好多了,義人的代禱果然大有功效,謝謝我所認識或不認識的默默代禱者,是大家的同聲呼求與守望,蒙神的保守,托住了教授的健康。

 

進入參觀前,離下車之處,還有一段路,教授坐著老師準備的輪椅,由師母親自推著輪椅,看到那樣一幅尊師、敬師的畫面,眼眶有些濕潤。教授來台講學、聽了他的演講,就是幾日的學生,真想學一句德文「敬祝教師節快樂!」,在將臨的教師節那天,向教授輕聲、誠摯的表達。

 

教授站立著,仔細觀察廟內的文化遺產、靜聽老師的講解,上二樓時,腳步碩健、拾級而上,與第一天的蹣跚,迥然不同。而教授的跨階拾級,與老師亦步亦趨,構成動人的畫面。

 

學術的路,是一代一代的傳承、一次又一次的拉拔與推進、一步一腳印的拾級而上,由不得輕忽、由不得躁進、更由不得僥倖。我好像學了一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文化 尊重 神學
    全站熱搜

    傅鴻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